銅麒麟,也有人把銅雕“天鹿”、或“天祿雕刻”、“雕塑獨角獸”、“銅雕飛廉”都是銅麒麟有關系的。郭璞記述:“漢武獲一角獸,若鹿,謂之麟是也。” 相傳“飛廉”是介于龍和鳳之間的理想之物,屈原在《離騷》中有關于飛廉的敘述,如飛馳天空的天馬、雙角的天祿,獨角的銅麒麟、無角的銅辟邪,都由飛廉變化而成。所以漢代的天祿(天鹿)有雙翼,其狀如虎、一如獅、如馬、如鹿。封建時代文武官員有嚴格的等級,稱“九品制”,武官各品級均以一種獸為 標志,從一至六品分別是麒麟、獅、豹、虎、熊、彪,七、八品均為犀,九品為海馬。由于麒麟為仁德、嘉瑞、吉祥又有武德之祈物,所以明清武官服飾,麒麟為一品官服補子的圖案標識,寓意“天下平一,則麒麟至也。”麒麟在銅雕浮雕、銅雕牌樓圖案設計上經常用到,他代表了祥瑞。
銅麒麟和銅雕貔貅不同,銅雕貔貅是兇猛的聚財神獸,銅麒麟他是祥和的象征。一般在南方大型企業,他們要擺放一對銅麒麟和一對銅雕貔貅,即吉祥也聚財。麒麟在古代就走進了普通百姓的家里,銅雕貔貅在古代是帝王專用,守護銀庫的,不允許平常百姓使用,所以貔貅的知名度沒有銅麒麟高,也增加了開運貔貅的神秘感。現在銅麒麟和銅雕貔貅在工廠、別墅、銀行、商店的門口擺放都有很多。